文章详情

一本笔记里的革命记忆

  在井冈山会师纪念馆里,收藏着一份特殊的藏品:一本敌我人员共同用过的笔记本。笔记本用道林纸订成,64开,长12.5厘米,重10克,内页印有蓝色横格,底页盖有17枚印章。虽然经过时光侵蚀,笔记本已经脱线脱浆成散装,但上面记载的革命烈士蔡德华参加教导队培训时的听课笔记,却珍藏着我党我军早期开展军政干部培训、创办教导队的宝贵记忆。

  

   蔡德华原是江西宁冈县柏路乡蔡亚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在毛泽东引兵井冈山后积极投身革命队伍。1927年11月,为培养军队和地方干部,根据前委指示,工农革命军在宁冈县龙江书院中厅的“明道堂”创办了第一期军官教导队。蔡德华就是在这一时期受中共宁冈县党组织派遣,到教导队参加学习培训。学习结业后,他先后担任宁冈县第三区赤卫队队长、宁冈县赤卫大队副大队长等职,被队员们称为“蔡教头”,参加了七溪岭战斗、黄洋保卫战。

  

   1928年2月,教导队学员跟随工农革命军进行新城战斗,击毙了敌营长王国桢,活捉了伪县长张开阳。对县公署和敌营进行搜查时,时任县赤卫队队长的蔡德华在张开阳办公室发现了一本土黄色的硬壳笔记本。由于当时经济困难,加上敌人对根据地长期进行严密封锁,军民生活物资非常紧张,学员们的学习环境也十分艰苦,想要一张纸、一支笔都很困难。所以,蔡德华觉得把笔记本丢掉很可惜,在向上级汇报并经批准后,就把它留作自己听课的记录本了。

  

   由于前12页都是伪县长张开阳的记事笔记,蔡德华便将笔记本反过来,由后往前使用。笔记本里面不仅记有他听课、参加会议、听取报告的内容,还有抄写的国际歌、工农兵歌等内容,同时也记录了1928年2月24日,毛泽东为学员讲授的政治课内容。值得一提的是,笔记本中的《宁冈县赤委会教练大纲》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

  

   1929年初,井冈山失守,红四军主力转移,蔡德华意识到根据地斗争形势日益严峻,于是将自己保存的文件和资料用油纸包好,装入竹筒内,藏在自家屋檐下,以防不测。随后,他抱着献身的决心和战友们一道坚持井冈山的斗争,1930年不幸被捕,后在宁冈新城英勇就义。

  

   在我军早期革命斗争时期,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物资非常匮乏。这本得之偶然、敌我人员共同使用过的笔记本弥足珍贵,它既见证了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初心本色和勤俭节约的美德,也为我们留下了烽火岁月中我军最早组织干部培训、创办教导队的宝贵史料。

  

佛山服贸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佛山服贸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佛山服贸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佛山服贸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佛山服贸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佛山服贸云尊重知识产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资讯